碳化铬涂层T/P 24在750℃空气中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吴守军 桂单明
摘要:采用粉体埋入辅助涂层法在T/P 24表面制备了碳化铬涂层。采用质量变化、物相变化研究了PIRAC碳化铬涂层 T/P 24在75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氧化后碳化铬涂层试样表面观察不到形貌变化,几乎检测不到氧化铬和质量变化,证明PIRAC碳化铬涂层具有优良的抗氧化能力。
不同温度下制备的PIRAC碳化铬涂层组成的不同,导致涂层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对涂层组成与抗氧化能力差异和750℃长时间暴露导致涂层中Cr23C6形成Cr3C2现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碳化铬;涂层;氧化;热力学;PIRAC
0 引言
新近开发的低合金铁素体耐热高强钢T/P24因其力学性能(包括抗蠕变和可加工性等)显著提高,已被用于无需焊后热处理的薄壁管类零部件的制备[1-3]。 目前研究的 热点主要集中于T/P 24在发电厂中的水冷壁板,锅炉再热器、过热器,主蒸汽管道以及老旧部件更换等方面的应用。
面火外侧的腐蚀/氧化和内壁的蒸汽氧化是发电厂用耐热钢选材的重要依据。由于铬含量低(质量分数为2.20%~2.60%),T/P 24的抗氧化能力非常有限,因此通常不推荐在温度高于575℃的环境下长期使用[1]。同时,低碳含量(质量分数0.05%~0.10%)使得T/P 24的最高马氏体硬度不超过350~360 HV10。因而,在燃煤热电厂通过提高操作温度来提高热效率时,必须采用相关措施提高T/P 24钢部件的抗氧化/腐蚀能力。
在Cr - C体系中碳化铬通常包括Cr3C2、Cr7C3和Cr23C6三种稳定晶型[4]。由于它们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和一定的韧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氧化/腐蚀性,以及与钢材非常接近的热膨胀系数,因而在作为涂层材料方面一直备受关注[5-8]。然而,目前尚无碳化铬涂层T/P 24的氧化行为的研究报道。研究发现可以采用粉体埋入辅助涂层法 (powder immersion reaction assistedcoating,PIRAC)在T/P 24表面制备碳化铬涂层[9]。本文以发电厂应用为背景,采用质量变化、物相变化及相关热力学计算等手段研究了PIRAC碳化铬涂层T/P 24在75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
1 实验过程
1.1 碳化铬涂层的制备
试样 为 从 德 国 某 火 电 厂 提 供 的 外 径 为19mm、内径为13.4mm的T/P 24钢管中切取厚度为1mm的多个等面积扇形试样。所有试样均采用粒径为0.24μm的金刚石悬浮液最终抛光。
涂层采用PIRAC方法[10]制备,首先将试样埋入150目Cr粉中并包覆在Cr质量分数为26%的不锈钢容器中,随后在700~1000℃的高温下处理2h后获得碳化铬涂层。
1.2 氧化实验
将抛光未涂层与PIRAC碳化铬涂层T/P 24试样放置在99.99%高纯氧化铝瓷舟中并在空气温度750℃下氧化不同时间。对未涂层与涂层试样各氧化3个,并以单位面积的氧化质量变化表征其氧化程度。试样尺寸采用千分尺测量,氧化前与 氧 化 一 定 时 间 后 的 质 量 采 用 灵 敏 度 为0.1mg的电子天平称量。
1.3 试样的表征
采用内置Cu Kα管Philips PW-3020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和配备能谱仪的FEI SEM Quanta 200扫描电镜表征样品的物相组成和形貌。其中XRD分析操作电压为40kV,电流为40mA,扫描范围2θ=30°~85°,步长为0.02°,速度为0.01°/s。采用AXIS ULTRA型X射 线 光 电 子 能 谱 仪 (XPS射 线 源 为 单色Al Kα靶,
1486.7eV,工 作 功 率150W,电 流10mA,电压15kV)分析沉积产物的元素含量和键合状态,测定谱线的结合能,采用C1sC-H污染峰 (284.8eV)进行荷电矫正。
2 结果与讨论
图1所示为最终抛光未涂层的T/P 24试样在空气中室温下暴露10min和在750℃氧化4h后的表面形貌。可以看出未涂层T/P 24表面产生了大量圆形坑斑,表明在空气中即使在室温下也非常容易氧化。未涂层T/P 24在750℃空气中暴露4h后严重氧化,表面形成了疏松且有裂纹的氧化层,能谱分析也证实该层中仅含Fe和O,且原子比非常接近2∶3。图2所示为900℃下采用PIRAC制 备 的 碳 化 铬 涂 层T/P 24试 样 在750℃空气中氧化64h前后的表面形貌。可以看出,氧化前T/P 24表面的PIRAC碳化铬涂层均匀致密,并且观察不到微裂纹或针孔等缺陷,而氧化64h后试样表面也几乎观察不到形貌变化。
图3是 部 分 未 涂 层 和PIRAC碳 化 铬 涂层T/P 24试样在氧化前后的XRD测试图谱。可以看出,制备的PIRAC涂层组成包含不同形式的碳化铬晶型,即Cr23C6、Cr7C3和Cr3C2,而且随着PIRAC制备温度的不同涂层组成不同。在制备 温 度 为900℃时,涂 层 中 仅 可 以 检 测 到Cr23C6,而制备温度为800℃时,还可以检测到Cr7C3和Cr3C2。在750℃空气中氧化4h后,未涂层T/P 24试样表面的氧化产物主要是Fe2O3和非常少量的氧化铬。但是PIRAC碳化铬涂层T/P 24试样表面,即使在长达64h的氧化后,均检测不到氧化铬或氧化铁的信号,表明PIRAC碳化铬涂层在750℃空气中具有非常良好的防氧化能力。值得注意的是,900℃下制备的PIRAC碳化铬涂层试样在氧化后,可以检测到Cr3C2,而且氧化时间越长,信号越强。因而,可以推测出长时间高温作用会导致Cr23C6形成Cr3C2。在PIRAC过程中,形成涂层的Cr来自反应粉体,而C则来自基材中向外扩散的C。在高温空气中,不考虑氧的作用时,试样周围不存在可进一步参与反应的Cr,但依然存在自基材向外扩散的C而可能会进一步参与反应形成碳化铬。根据相关热力学数据[11],表1列出了涉及的主要反应及其反应自由能与反应温度的关系。跟据上述分析可知,高温下Cr23C6在热力学上倾向于与C进一步反应形成C含量更高的Cr3C2.图4给出了未涂层与涂层T/P 24试样在750℃空气中氧化不同时间后单位面积的质量变化。在750℃空气中,T/P 24表现出近似线性的显著增重,表明其极易氧化;而PIRAC碳化铬涂层T/P 24仅仅表现出非常微弱的质量变化。而且,在相同氧化条件下,900℃制备的涂层试样比800℃下制备的涂层试样,即使在更长的氧化时间下,也只表现出更微小的质量变化,即更好的抗氧化能力。从图1可以看出,未涂层T/P 24试样表面氧化形成的Fe2O3层疏松多孔且存在裂纹。
因此,可以认为试样表面的疏松Fe2O3层对Fe和O的进一步反应没有影响,从而未涂层T/P24的氧化表现出近似线性的显著增重。对于PI-RAC碳化铬涂层试样,虽然试样表面难以观察到形貌变化,XRD分析也检测不到氧化物,但是微量的氧化增重表明有非常微弱的氧化。从图5中可知,900℃制备的PIRAC涂层试样在750℃空气中氧化64h后,表面的Cr2p XPS谱出现结合能为Eb=576.6eV的 峰 线,表 明 试 样 表 面 有Cr2O3存在[12]。同时XPS分析也表明Cr2O3的原子分数仅约为1%,结合XRD分析结果检测不到氧化铬,由此可知,试样表层的氧化膜非常薄。由于制备的碳化铬涂层均匀致密,没有微裂纹和针孔或孔洞等缺陷,氧化只能从涂层表面开始。
假设O可以透过涂层并在涂层/基材界面处与基材中的Fe反应,那么形成氧化铁过程中伴随的显著体积膨胀将会导致涂层开裂或局部剥落。从图6中涂层试样在750℃空气中氧化64h后的断面形貌可以看出,涂层和基材之间并没有变化,说明氧化仅仅发生在涂层表面。由于Cr3C2的氧化门槛温度为730℃[13],因此可以推测出在750℃时碳化铬涂层会发生氧化。但与此同时,氧化产生的致密Cr2O3薄膜会阻碍氧化的继续进行,从而使碳化铬涂层表现出良好的防氧化能力,使涂层试样表现出非常微量的增重。另一方面,不同温度下制备的碳化铬涂层的物相组成不同,因而可能导致涂层的防氧化能力有差异。为了分析方便,假设三种形式的碳化铬氧化产物均为Cr2O3和CO。根据相关热力学数据[11],表2给出了碳化铬氧化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可 以 看 出,在750℃下 氧 化 时,Cr23C6、Cr3C2及Cr7C3氧 化 反 应 自 由 能 分 别为-535.20kJ/mol、- 496.73kJ/mol和-513.21kJ/mol。这说明Cr23C6在热力学上更易于氧化,快速形成的致密氧化铬薄膜因具有非常低的氧扩散系数[14],所以在长时间氧化条件下Cr23C6将表现出非常小的增重和更好的防氧化能力。如上所述,900℃下制备的PIRAC碳化铬涂层仅检测到Cr23C6,然而800℃下制备的PI-RAC碳化铬涂层还可以检测到Cr7C3和Cr3C2。
因此,在900℃制备的涂层比更低温度制备的涂层表现出更好的防氧化能力。图7给出了未涂层与900℃涂层T/P 24试样在750℃空气中氧化不同时间后的相对质量变化率与氧化时间关系及其预测曲线。结果表明900℃制备的涂层具有优良的抗氧化能力,氧化时间大于64h,其氧化质量变化与时间关系趋于水平,表明涂层可以有效阻碍进一步氧化。
3 结论
以电厂应用为背景,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制备的PIRAC碳化铬涂层T/P 24在空气中750℃下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在750℃空气中,PIRAC碳化铬涂层具有优良的防氧化效果;制备温度不同导致制备的涂层具有不同的碳化铬物相组成,进而引起涂层抗氧化能力不同;长时间高温氧化会引起涂层中Cr23C6与由基材中向外扩散的C形成Cr3C2。
参考文献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