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体改性技术主要有内部涂层法和添加剂法。其中,内部涂层是通过在炭纤维表面或在基体的孔隙内涂覆具有阻挡氧扩散的阻氧层,这对提高C/C复合材料自身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内部涂层只能对纤维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并不能确保材料整体不被氧化,且当纤维的横截面暴露于空气中时,纤维会从内部烧蚀而留下涂层,因此其氧化防护效果十分有限。而添加剂法则是通过向C/C基体中引入抑制剂或封闭剂填封活性点,从而降低材料的氧化速率,达到提高抗氧化耐烧蚀的目的。目前,主要是向基体中添加难熔碳化物或硼化物来提高材料的超高温抗氧化耐烧蚀性能,其添加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先驱体浸渍裂解法(PIP)、反应熔体熔渗法(RMI)、热压法(HP)和浆料浸渍法(SI)等。
单一的制备方法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所以,研究者们就希望能够通过结合不同的工艺,充分利用各工艺的优势,制备出性能更好、成本低、制备周期短的改性C/C复合材料。CHEN等[52]利用“CVD+PIP”法制备了具有优异耐烧蚀性能的C/ZrC-SiC复合材料。LI等先用等温CVI法向纤维预制体中引入炭基体,然后通过RMI法将Zr、Si、C和ZrO2粉末引入而制得C/C-SiC-Zr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不同密度炭基体复合材料改性后的抗烧蚀性能,得到C/C骨架密度为1.51g/cm3时,其线烧蚀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为1.44μm/s和0.21mg/s。ZHANG等通过“PIP+RMI”法分3步制备了较致密且烧蚀性能优异的3DCf/ZrC-SiC复合材料,其烧蚀性能优于相同条件下只通过RMI法制备成的3DCf/ZrC-SiC复合材料。XIE等结合热梯度CVI法和PIP法制备了C/C-ZrC-SiC复合材料,该材料抗循环短时烧蚀性能非常好,其线烧蚀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为-0.3μm/s和-2.29mg/s。

本文由桑尧热喷涂网收集整理。本站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欲转载请注明出处,北京桑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址:http://www.sunsprayin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