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English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腐蚀电化学最新研究进展

时间:2012-11-15 09:17:56  来源:材料腐蚀学科发展报告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腐蚀电化学是腐蚀学科的理论灵魂,也是学科的主体部分。我国从事腐蚀电化学研究的主要单位有浙江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所属的腐蚀研究团队。其中浙江大学曹楚南院士不仅是我国腐蚀电化学的奠基人,而且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30年来,他的研究团队在腐蚀电化学研究上一直具有代表性,特别是提出的电化学阻抗的分析理论与模型为宏观腐蚀电化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腐蚀电化学研究方面,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腐蚀电化学噪声解析、薄液膜腐蚀电化学、纳米尺度腐蚀电化学和新型和极端环境腐蚀电化学等四个方面。

         在腐蚀电化学噪声解析研究方面,主要表现为在积累了较多的电化学噪声信号与腐蚀行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开始教系统地探索其理论关系。例如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陆峰研究院团队与天津大学宋诗哲教授团队合作,采用电化学噪声技术和大气腐蚀便携式现场实时监测系统,对北京地区大气环境下铝合金腐蚀过程进行长期监测,探索了电化学噪声方法在铝合金腐蚀现场监测方面的应用级腐蚀速率表征参数,认为噪声电阻Rn和电流噪声标准偏差SI可作为反映铝合金大气腐蚀速率的表征参数。南昌航空大学杜楠教授团队采用电化学噪声和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1Cr18Ni9Ti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的早期腐蚀行为,认为在浸泡初期(0-48h)和中期(48-60h),电化学噪声电位、电流能完整表征电蚀生成和长大过程。华中科技大学郭兴蓬教授团队通过测量16Mn钢在0.1mol/LCI-+0.5mol/LHCO-3溶液中的电化学噪声,发现在点蚀诱导期,亚稳态蚀点的形核速率m不到0.002s-1,噪声电流峰平均宽约3-5s,而噪声电位峰缺平均宽达200s;在点蚀从亚稳态转变为稳态过程中,m急剧增加,且电流噪声峰宽度也开始增加,但电位峰宽度却开始减小,随着局部腐蚀进入稳定发展期,噪声中出现了大尺度的波动,且噪声电位峰与电流峰宽度基本相等,但m却有所下降。宏观点蚀的出现导致噪声电阻Rn迅速下降,在腐蚀进入稳定发展期后逐渐趋于稳定。哈尔滨工业大学李宁教授团队采用同电极体系,测量了电沉积镍。铜镀层以及铂片在HCl和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噪声,认为噪声电阻是评价材料耐蚀性的重要指数,而点蚀指数反映了电极表面反应的均匀程度;高频段斜率可以用于评价镀层发生腐蚀的类型,白噪声水平可作为判断材料耐蚀性的指标之一。浙江大学曹楚南院士、张鉴清教授团队应用电化学噪声技术对航空铝合金结构材料LC4、LY12及纯铝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过程尽兴了研究,发现不同材料在发生点蚀时期电化学噪声的时域谱波形特征各不相同,电化学噪声的频域谱SPD曲线的三个特征参数:白噪声水平W,截止频率fc和高频线性部分的斜率K均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变化,在发生点蚀时三折均趋于极值,但三折都不能单独正确地表征点蚀的强度和趋势。实验结果同时表明:点蚀时从不同材料的SPD曲线获得的点蚀参数SE和SG的数值具有一致性,且与未点蚀时的参数值存在着明显的区别,SE和SG分别主要反映腐蚀过程的快步骤信息和慢步骤信息。同时,他们还创新性地采用电化学噪声的EDP(相对能量分布)谱图实现了金属镀层结构和性能及金属腐蚀类型在线监测;开发了电化学噪声分析软件ENAN,该软件可以分析实验室现有电化学工作站所采集的电化学噪声,得到功率密度谱(PSD)和点蚀判断SE/SG。近期,他们还将混沌分析和分形引入到局部腐蚀行为的研究中,初步建立具有确定性的随机电化学噪声与局部腐蚀之间的本质联系。

本站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欲转载请注明出处,北京桑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网址:http://www.sunspraying.com/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2022 至 2028 全球与中国热喷涂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2 至 2028 全球与
我公司最新研发——焦硅酸镱粉末(图文)
我公司最新研发——焦
我公司最新研发——硅酸镱喷涂粉末(图文)
我公司最新研发——硅
全球热喷涂涂料市场规模到2022年将达到136.1亿美元
全球热喷涂涂料市场规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